首页 > 品牌人物 >

企业研究所博士专栏|企业劳动生产率进步综述—— 《国富论》

2020-06-18 10:16 来源:中国品牌网

劳动生产力的最大进步,以及它在任何地方被指导或应用的大部分技能、灵巧和判断力,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。——国家财富

分工理论的创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。正如史密斯所说,“在一个小工厂里,有几个工人从事两三种业务。像这样的小工厂里的工人……如果他们努力工作,他们一天能生产12磅的针,也就是说,一个人一天能生产4800针。”然而,自人类历史记载以来,尽管我们今天称之为“生产力”的东西正在提高,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外部因素,如新工具的出现,原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,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是微不足道的。

亚当史密斯

在土地非私有、资本未积累的原始社会,所有劳动者的生产都属于劳动者自己。这时,房东和雇主都没有来分享他的作品。然而,这种状态随着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积累而结束。当工人和雇主讨价还价时,市场上的合同自然会出现。在《国富论》一书中,史密斯认为劳动者的产品有三个目的地,即地租、资本利润和他们自己的劳动工资。然而,这种劳动工资取决于劳资双方签订的合同。由于自利行为,劳资双方一直被视为对立关系。工人期望更多,而雇主期望更少。劳动工资成本理论至今仍存在于企业中。然而,科斯在他1937年的工作文件中质疑,如果价格机制可以调节一切,而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。这两种合同有什么区别?张五常(1983)曾指出,企业“这一契约”发生在要素市场。价格机制的“系列合同”是产品市场中的交易。因此,企业简单地用要素市场的交易合同代替产品市场的合同。然而,科斯明确指出,通过“企业”的特殊契约,雇主和雇员之间的贸易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市场贸易。在这个“企业”契约中,生产要素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命令,以获得一定的报酬。因此,合同的本质是限制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,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内,他才能支配其他生产要素。然而,就企业合同本身的特点而言,企业购买劳务——的情况显然比购买一般商品的情况更为重要(周其仁,1996)。

国家的财富

首先,对于任何其他非人力经济资源来说,它们可以被随意地改变成其他人,并在另一个人的手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。然而,就人力资源而言,人类健康、体力、经验和各种精神储备的所有权必须属于个人。当人力资本产权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,产权所有者可以关闭属于他或她的个人的人力资产,而不受外部力量的干涉(周其仁,1996)。其次,不仅是劳动者,甚至是管理者,甚至是企业家自己,这种个人人力资本是不能被挤压的,而只能通过激励来实现。对于工人来说,通过明确要求操作流程并给予一定的薪酬激励,有可能实现最终目标。然而,对于管理者来说,仅仅依靠事先明确的合同来规定相应的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,这不仅在经济上不可行,而且即使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明确规定。但是企业家自身的人力资本不能事先明确约定。对于市场和创新,没有人能事先明确给出答案,更不用说给出相应的评价了。

因此,企业契约之所以属于要素市场是特殊的,是因为企业契约包含人力资本。然而,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,劳动人口的重心也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知识工作者。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是一个挑战,因为“知识就是力量”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,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,管理层不能依靠固定的产出来衡量他们的生产效率。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正发挥了所有的能量。

效率提高

经过泰勒有针对性的观察和研究,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高。然而,对于现代知识工作者来说,尽管工作的产出仍然非常重要,但它不再像体力劳动者时代那样重要。在现代知识工作中,工人的工作质量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已经远远超过了产量的重要性。知识工作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任务是什么,而不是如何去做。至于任务是什么,只有亲自工作的知识工作者才能准确而清晰地定义它。由于这个原因,工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它,然后考虑如何实现这个任务。即使处理任务的方式可以在以后得到优化和改进,它仍然在处理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彼得德鲁克

其次,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,他们拥有的——生产资料的大脑中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流动。然而,流动的知识不能给企业带来产出。只有掌握了知识的工人才能这样做。因此,与体力劳动者相比,知识型员工往往是企业的资产,这种资产很容易流失。因此,如何保留这些资产并使其发挥作用,使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,是目前管理当局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
参考:

亚当史密斯。国家的财富[1776].(1937)。

《企业的本质》:影响[J]。法律、经济、组织杂志,1988,4(1): 33-47。

史蒂文斯张。公司的契约性质。法律经济学杂志26.1 (1983): 1-21。

周其仁。市场中的企业: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特殊合同经济研究6(1996)。

彼得德鲁克、德鲁克和汪永贵。管理使命,责任,实践。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6。